台灣超過六成的企業經營者已面臨退休階段,接班與傳承勢在必行,然而面對到世代在價值觀與生活形態上的差異,接班的路變得充滿挑戰。
Her Attitude女性創業支持暨發展協會攜手會員企業言贊SayNicely、晰穀SeeGrains,邀請少年玩具企業有限公司 執行長林佳儀 Ivy、山林希家具主理人Verna、賣艸人家 創辦人郭紋君,三位與談者分享自身的接班經驗與心路歷程,更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,激盪出更多想法以及可能的解法。
接班傳承除了營運管理的接掌,更難的是處理「人」。如何讓上一代放心、讓老臣信服、讓員工追隨都是接班者最大的難題。

(圖/少年玩具企業有限公司 執行長林佳儀 Ivy)
三位與談者分別提到在剛開始回到家族公司,可能連自己的職責、定位都不清楚,只能自己找事做,以「實際成效」來證明能力以及積極度。跟團隊溝通不要只說「想法」,而是要帶著「做法」來,並且跟著團隊「做他們的工作」,才能真正與團隊站在一起,以行動說服他們。

(圖/Verna選生活 創辦人Verna)
接班者也會承受許多心理壓力,別人覺得做得好是應該的,自己有苦卻無處說,接班的路無比孤單。但學會「轉念」很重要,試著在工作中找到喜歡的部分,甚至一步步將事業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,都能讓接班少一點痛苦。
接班過程中遇到衝突,只能透過「不停地溝通」來理解彼此、化解歧見,不過適時地給予對方肯定、利用「第三者」(例如親朋好友、外部顧問等)的幫忙,讓意見更容易被採納也是很不錯的辦法。
但別忘了上一代除了是公司老闆外,也是家人,這更讓接班增添了很多情感面上的拉扯,也許長輩只是希望透過接班將孩子留在身邊,同時也希望孩子不需要再去外面打拼、辛苦。當接班者能夠把這個層面也考量進去,就能以更同理的方式與他們共事、溝通。
在年輕的接班人眼裡,接班或許不再像是上一代只是為了更多獲利,更多時候還帶著對社會的關懷還有自我期待,希望不只是延續企業生命,還能夠將上一代所留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,做出更好、對社會更有助益的產品或服務。

(圖/賣艸人家 創辦人郭紋君(左)和與會者進行小組交流)
接班傳承本就沒有標準答案,不論是回家將企業帶往更好的方向,還是最終選擇出售企業,讓更有心、更有想法的人接手,甚至是社內創業,都是一種延續企業生命的方式。在年輕世代的接班人眼裡,接班傳承早已經不是「接與不接」的單選題,而是多種可能的多選題。
Her Attitude女性創業支持發展協會期盼未來能與更多企業二代同行,在傳承中創新,在創新中共榮,並促進二代與一代之間的溝通,共創永續發展的新格局。